变压器

TRANSFORMER

创业板公司强研发“能力值”持续提升

发布时间:2025-01-25 04:44:46 作者: 变压器

  创业板开板十五年来,板块内上市公司整体研发强度不断的提高、研发队伍日益强大。Wind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创业板公司平均研发投入由1.07亿元增长至1.4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07%,截止至发稿,2024年前三季度平均研发费用为1.00亿元;2019年至2023年,研发人员总数由31.41万人增长至57.53万人。面对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不少公司都表示,将不断提质增效,在发展中持续积蓄新动能。

  作为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特锐德市值已从2009年上市初期的8亿元增长到目前的逾230亿元,增长近30倍。格外的重视研发投入,公司目前拥有了超过1200人的开发团队,近五年来平均每年研发费用超过4亿元。企业具有世界首创的220kV及以下智能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的完整技术体系和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箱式变电站和一体化光伏箱变等产品也开辟了行业创新先河。2024年,公司凭借智能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产品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持续投入研发,加快颠覆性新技术的突破,迈瑞医疗过去六年研发投入接近170亿元。随着全球医疗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一直增长,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迈瑞医疗表示,将继续通过内生与外延快速切入新赛道、掌握新技术,同时发挥各产线之间的协同性,持续做大做强,提升可及市场空间,推动公司在全球市场格局的风云变幻中保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自成立以来,我们从始至终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公司长期将营业收入的10%左右投入研发,遍布全球的十二大研发中心和近4900名研发工程师也为企业来提供源源不断的研发动力。”迈瑞医疗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现在公司的很多产品已经做到了全球领先,所以海外巨头的‘灯塔效应’正在消失,甚至不会有任何指引未来的路标,现阶段迈瑞医疗正在迈进研发的深水区,依靠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引领行业的发展。”

  光威复材董事长卢钊钧介绍,自力更生、不断强化研发投入,公司研发投入占据营业收入比例常年保持在10%左右,投入的整体规模处于行业领先状态。同时,公司还通过设立专项奖励等方式,提升公司整体科技攻关能力。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授权专利793项(其中发明专利46件、国防专利15件),可生产GQ3522(T300级)等高强、高强中模、高强高模全系列碳纤维。

  多年来,新材料领域代表性公司蓝晓科技的技术突破也“可圈可点”。如2009年,在金属镓提取领域,公司创新推出酸法和碱法两种工艺,创新实施了材料+设备的解决方案模式,促进下游企业镓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并提升了国际竞争力。2018年开始,公司与合作伙伴率先打通吸附法提锂技术,建成并量产了万吨级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公司推出的“吸附+膜”整线提锂技术路线已成为行业公认的产业化方案。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更是由5500万元稳步增长至1.21亿元。

  十五年来,创业板上市公司充分的发挥技术优势,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如2009年至2023年,创业板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公司平均每家实现的收入由2.88亿元增长至28.69亿元,净利润由0.64亿元增长至2.0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蓝思科技、智飞生物、温氏股份等15家公司收入超100亿元,亿纬锂能、温氏股份、中际旭创等净利润超过30亿元。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创业板公司经营稳健,表现出较好成长韧劲。截至10月25日,已有640多家创业板公司公布三季报业绩,合计实现收入1.44万亿元,平均实现营业收入约22.15亿元,同比增长0.37%,合计实现净利润1195.04亿元,平均实现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1.78%。